“我跟我舅舅一起来的。”杨粮明告诉堂婶“是正月初八,我跟舅舅他们坐火车上来的。”
“你舅舅也在荷塘吗?”堂婶那对细小的三角眼转了转。
“是的,他在集装箱厂里面做事。”杨粮明说。
“在集装箱厂里面做事?那工资很高啊没想到,你舅舅原来是个箱厂老板,见他小时候来你们家,经常流黄鼻涕,你妈妈还要帮他擦股,长大了却这么有出息,唉,真的是人难谅、水难量啊。”堂婶感慨的道。
感慨之后,她那对细小的三角眼,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堂婶个子不高,西瓜皮短发,三角眼,走路内八字。
见堂婶用这种眼神看着堂哥,杨粮明心里替堂哥感到一阵难过。
在华夏的教育中,父母的爱最是伟大的、是最无私的。
天底下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深爱自己的子女。
为了自己的子女,他们可以付出一切。
他们可以面对最苦、最累、最委屈的生活。
他们可以干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
古人云可怜天下父母心。
歌曲曰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些都是在灌输孩子,父母有多么伟大。
可杨粮明发现,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因为,也有一小部分,对自己的子女并不友好。
这种情况在农村里面尤为显著。
他们将自己的子女视为自己的附庸品,认为子女是自己生下来的,那么,就等于他们的生命是自己赋予的,这样,自己想打、想骂、想将他们当为赚钱的工具,都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杨粮明见过不少这样的现象。尤其是那些偏心的现象,在农村数不胜数。
在他家乡的对面河村,有一个妇女,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小学刚毕业,便不让大儿子读书了,然后,让大儿子到村里的刷子厂做刷子。
她规定大儿子每天必须做多少钱的刷子出来,否则,不仅打骂,还不让吃饭。
至于她自己,什么活都不干,然后拿着大儿子在刷子厂每个月挣的幸苦钱,开开心心的买衣服、打麻将、以及各种吃喝玩乐。这是真实的例子,发生在我们家乡
在杨粮明的家乡,有一个老头,年轻的时候在乡政、府上班,退休后,跟儿媳妇搞在一起,为了得到儿媳妇,既然亲手把儿子给杀了。
而像杨粮明的这个堂婶,对自己的子女的态度,也是极为恶劣。
堂哥和堂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毒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