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没有人口……没有野人……也没有奴隶,周书灿悲哀的又想诅咒孔老二,什么都没有,让他怎么活?让他当古人还不行,还要下地干活。不行,绝不能下地干活!

周书灿悲愤欲绝,他已经看不到活着的希望了,他真的想死啊,不过,是不是死了就真的能回到二十一世纪?他可不敢保证一定确定是,万一死了就是死了,回不去怎么办?他又恐惧的收回“一头撞死算了”的想法,他绝不能白白的就这样死去,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他好歹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博士啊,怎么也能想到办法了,想啊……想!

周书灿后悔他“做孔子的弟子”,他应该“做个诸侯”,这样才可能在春秋时期呼风唤雨,否则一切都是浮云,连肚子都吃不饱,怎么施展他的才华?怎么展现他有能力?他就是神仙也不校一个好汉三个帮,连帮他的人口都没有,他能做什么?空有本领不能实现。更何况他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佃户”,在周书灿大脑中蹦出来,春秋时期还没有佃户,佃户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他现在唯一可操作的,就是提前启动佃户的设想。他感到自己好有罪恶感啊,他的知识难道就是为了把自由民变为佃户?

可佃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佃户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他现在不推行,到了战国时期也会有的。他只是提前利用闵家的贵族身份,把自由民提前变成佃户罢了,且这个时期的人们,哪里知道什么叫奴隶主和大地主?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他要把闵家变成刘文彩那样的大地主。

周书灿仔细的搜刮他的大脑中关于春秋时期关于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的描述: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滋长,受地主剥削的农奴大量出现农奴这个词不准确,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过程中更应该称为农民,而非西藏奴隶社会那种农奴。奴隶是特殊群体,而不代表这个社会就是奴隶社会。

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影隐民”、“私属徒”、“宾萌”和“族属”之类的称呼。“民”和“徒”在以前都是奴隶的称呼,“萌”也是称呼奴隶的,和氓、贮二字通用。但“隐民”、“私属徒”和“宾萌”却具有新的含义。

“宾萌”系指外来的依附农民,与后来的隶农相类似而“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隐庇户,即依附农民。他们虽不自由,但身份毕竟与奴隶不同,这是隐存在奴隶社会内部的封建依附关系。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鲁季氏就有不少就食于他家的“隐民”。“族属”也是封建性的宗法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农民,身份与奴隶不同,他们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有条件获取一部分收获物归自己受用。

周书灿心中得到安慰,现在是昭公十八年,比昭公二十五也就早七年。鲁季氏所做的,不就是他想做的吗?“隐民”、“私属徒”、“宾萌”、“族属”等依附户,是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物,他们虽然还要受超经济的剥削,但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