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出现的信鸽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市之南,古代为真定府临城县,境内有一口“鹁鸽井”。《畿辅通志》在追溯这个井名时,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西楚霸王项羽追杀汉王刘邦时,刘邦藏在这口枯井中,楚军追至,见井上站着两羽鸽子,以为井中不会有人而未加搜查,刘邦因而脱险。日本的岩言在他所著的《传书鸽》一书中,写成“汉高祖曾被项羽追击而藏身枯井中,后籍放鸽通信而获救的”。台湾信鸽著作家周廷模认为,这两羽鸽子是中国粉灰鸽,其理由是中国粉灰鸽体小轻盈,汉家军自然选用它作随军通讯。

汉代有许多人推测张骞通西域,班超征西域,都曾使用鸽子传送书信。这项推测流传至今,并被有些作者作为史料写入信鸽著作之中,但迄今没有历史文献作佐证。

值得重视的是四川芦山县芦阳镇在一座汉墓中出土的“陶楼房”,这是南方特有的民间干栏式楼房(俗称“吊角楼”)。楼上的里间和外间,是主人的卧室和客厅,楼下的空室用于饲养牲畜,堆放器具,山墙上是一个鸽舍,和整幢楼房比例适度,鸽舍内还有两羽鸽子。这座陪葬陶楼房,经文物部门鉴定,被认为是汉代民间饲养信鸽的实物证据。据考证,汉代的驿站只传递官方的文书信件,不传民间书信,那些出门赶考、经商的人,为与家人通信,除了靠亲友往来时带信外,就用鸽子作为传书工具,“陶楼房”鸽舍中的两羽鸽子,说明我国在两汉时期,民间已饲养鸽子用于传书。

另据《宋书·符瑞志》记载,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白鸽见酒泉延寿,延寿长王音以献”,百白鸽作为贡品进献皇上,说明在当时白鸽曾被视为稀物。《南史·侯景传》在说到一次侯景围困建邺,援军断绝,城中被困日久,军士只好“煮弦、熏鼠、捕雀”来充饥后,又提到这样一句:“殿堂旧多鸽群聚,至是歼焉。”这里说的是殿堂养鸽,今天我们称之谓堂鸽,包括庙堂和教堂,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都曾养过鸽子,一些天主教堂也有养鸽的历史,有作为神鸟,有作为放生鸽。又河间太守李绘,不畏权势,拒绝权官向他索取名贵鸽种《北齐书·李绘传》)等等,都说明我国在晋、魏和北齐时期(公元265-577年),养鸽的数量和质量具有相当水平。

——节选自《新编信鸽手册》(第三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