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冒死进谏
“陛下英明,臣等浴血奋战,马革裹尸还!”
武将们如同打了鸡血,高声叫好!兴奋莫名,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马奔赴战场,冲锋陷阵,杀他个酣畅淋漓。
滑稽可笑的是那帮以张说为首的,力主和亲的文臣,两个小时辰前,还苦谏李隆基和亲息兵。现在,军情急转直下,惊谔之余,全然顾不了文人的体面,也随声附和,那媚态丑陋至极。
张说手持笏板,躬身一揖道:“陛下!吐蕃野蛮之邦,不念大唐恩德,悍然兴兵,冒犯天威,人神共愤,已失天时,人和也。陛下御驾亲征,顺天意,迎民心,可一战定吐蕃。”
李隆基一看张说那媚态,很不高兴,淡然道:“张丞相,你不是主张和亲息兵吗?”
张说挤出满脸笑容:“陛下!这不正好彰显大唐恩威天下,吐蕃要和则和,要战,大唐奉陪到底,吐蕃要和则和,要战,大唐奉陪到你。让天下人看到责任不在大唐,未交战,陛下在道义上就胜了吐蕃一筹,想必,陛下出兵必胜。”
张说口才好生了得,一句马屁扭转了不利局面。常言举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大军出征在即,得有人捧场,唱赞歌,写赞美诗。张说是大唐文举状元,文采斐然,这些驴子拉屎面面光的活儿,张说来做最合适。李隆基大声道:“朕亲征决心已定,诸位爱卿,务必精心准备,不得有误。张丞相,你命史官做好记录,我要让历史记住大唐这辉煌一战。”
“喏!陛下圣明!”
张说领命而退,群臣无不欢呼,文臣武将竟然意见达到惊人的一致。
吴非凡熟读历史,对御驾亲征很有了解。历史上皇上亲征时,文臣前呼后拥,皇后嫔妃随行,威风八面。最不讨好的是将士,不但要在前面与敌人拼命搏杀,还得分心保卫皇上的安全。
御驾亲征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皇上战场上办公,指挥调度,军令直下,鼓舞士气。坏处也不少,目标暴露太大,若敌人采用剜心战术,皇帝就成了敌人的首要攻击目标。一旦战场失利,只得舍车保帅,轻则战场失利,全军覆没,重则皇帝被俘,社稷灭亡。
自古御驾亲征只在两种情况下才使用,一是战事岌岌可危,皇帝孤注一掷,御驾亲征,胜则扭转战局,负则亡国。如北宋的宋徵宗御驾亲征,被金军俘虏,随行皇后,妃子遭受百般凌辱,皇后不堪凌辱,以死名节。北宋从此灭亡。
二是战场绝对性的胜利,这时,皇上御驾亲征,带着一大群妃子,文臣武将,指点江山,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对方,赢得天下美誉,美人喝彩。如唐高宗远征高句丽,兵不血刃,凯旋而还。但后面,吐蕃犯境,遇到硬茬了,便命薛仁贵率兵出征,薛仁贵兵败大非谷,损失十万大唐男儿,只率百十余骑回朝,从此郁郁而终。若高宗御驾亲征,吐蕃四十万大军拼了老命也会将高宗活捉。
吴非凡暗忖,此次出征吐蕃,李隆基没有御驾亲征的必要,吐蕃相帅坌达延才能出众,善于用兵,又奸诈异常,在他主政的十余年间,吐蕃兵强马壮,国力空前,自武周以来,茧食了大唐大片土地,眼下,士气正盛,若李隆基御驾亲征,坌达延必将集全军精锐攻御营,大唐将士岂不是被动作战,凶险异常?
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举世皆浊而唯我独清。目睹群臣那如痴如醉的意淫,吴非凡震惊不已,难道大唐就没有一个清醒的臣子?武将,头脑简单,就罢了,可是那帮自诩文可定国,计可安邦的文臣,也如同醉酒般地喝彩,他们的忠心和睿智在哪儿去了?
吴非凡忧心不已,虎目射向姚崇,姚崇神情黯然,面呈忧虑,吴非凡豁然明白,并不是大唐无识大局之人,只不过囿于自己的私利。姚崇是不支持李隆基御驾亲征的,群臣亢奋,他又法像张说那般无耻。只要有人出了头,姚崇定会支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