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纷,赵玉璞裹着狐裘和谢昀材走在去往靖安县难边的路上。
如此寒冷的天气,他作为县令还是要去慰问一下难民的。
嘭嘭嘭!
谢昀材上前敲了敲门。
俄顷,一个小女孩打开了门,身后站着一个中年大汉。
那大汉激动的笑道:“是县令大人来了啊,快进来坐。”
赵玉璞笑着点了点头,走进屋内。
“在靖安县生活过的还好吧。”
赵玉璞伸出手放在火炉旁,不停的翻着手。
“还好,还好。”
大汉笑眯眯的:“多亏县令大人收留,给吃又给穿,我这一家子人才能在这个灾年活下去。”
赵玉璞轻轻点头:“能活下去就好。”
俄顷,他抬头看向那男子:“粮食够吃吗?”
闻言,大汉犹豫片刻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够吃的,够吃的。”
看着大汉的神色,赵玉璞感觉有些不对劲,他眯了眯眼看向小女孩。
只见小女孩眼神躲闪,很快就躲在了他父亲身后,不敢去看赵玉璞。
“够吃就好。”
赵玉璞笑着点点头,转而环视四周,也不知在看什么。
继续和这大汉聊了一会而后,赵玉璞就准备离开去其他难民家中。
临走时,那大汉叫住了赵玉璞。
“大人,在屋里吃点东西再走吧。”
那大汉指了指锅里,赵玉璞定睛看去,锅里熬的是米汤,但没看到几粒米。
“我不饿,你和孩子吃吧。”
赵玉璞笑了笑,走出屋子。
随后,他又巡视了几户人家,发现所有难民的生活过的都不是很好,粮食很是短缺。
在回去的路上。
赵玉璞眯了眯眼,问道:“难民的粮食每个月给了多少?”
谢昀材犹犹豫豫的没有回话。
赵玉璞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冷声道:“问你话呢。”
谢昀材硬着头皮回道:“一人十斤!”
“十斤?”
赵玉璞踢了踢地上的雪,脸色如常:“难民的命,就不是命吗?”
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但谢昀材确实直接跪了下来,他双手撑着地低着头:“大人,救人者要先自救,小生初读书时便学会了一句话,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说着说着,他抬起了头:“现如今靖安县难民有一万之数,靖安县原住民有十万之众,粮仓中的粮食所剩无几。”
赵玉璞仍是没有说话。
“距来年收割五谷,还有九个月的时间,朝廷救灾粮也迟迟没有到位,如若再增加给难民的粮食补给,靖安县很难度过眼前难关!”
“县外难民现如今还在不停涌入靖安县,大人想要兼济天下,小生不反对,但大人要让自己的百姓活啊!”
“靖安县百姓每月供粮已经降至十五斤了。”
谢昀材猛的一拜:“如若大人觉得小生做错了,小生愿受罚。”
“起来吧,我不罚你。”
赵玉璞抬起深陷在雪里的脚,轻声道:“将难民和靖安县百姓每月供粮增加至二十斤,关于粮食不足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谢昀材低着头,好一会后,他才缓缓回话:“诺!”
赵玉璞抬步往前,脚底压在厚重的雪上,发出‘吱呀’的响声。
他也不去怪谢昀材。
谋士者,当先谋己,书生也,趋利避害为本性。
“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