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的快枪和手榴弹的问世,这再次将周边乃至世界的军事,甩了几条街。

但大家对吕谋给起的名字不怎么喜欢,最终大家还是称呼这种步枪和手榴弹,为大明十九式。

吕谋大笔一挥,立刻拨款开工。有了充足的资金,造枪造炮突飞猛进,在不久以后,负责守卫京畿和防备满清的第三军,第四军,就丢弃了刀盾,一律装备了这种十九式快抢,成为世界上第一支纯火器的军队。

而第四军,也实现了第一个丢弃笨重铠甲,只保留大沿钢盔,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轻步兵。

在减轻了铠甲负重之后,将士们能背上自己的背包,七日的口粮,成为只要一个团有一支辎重连,而再不需要民夫的军队。

同时,其他的军随着燧发枪的淘汰,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随着后装击发枪的出现,一通百通,后装大炮也出现了。这三种武器的普及之后,大明的军队摆脱了天气的束缚,成为了全天候,可以使用火器战斗的全能军队。骑兵将再也不是横扫天下无敌的存在了。

当站在窗后的崇祯,看着自己的三儿,带着东厂太监,抬着银箱子,将自己皇家的造办处拉出皇宫,心疼的是不要不要的:“这小子,掏弄咱自己家的东西,是真不心疼啊。不行,我过两天得回宫,严防死守这个家贼。”

周后笑着劝解:“三儿偷咱家的东西,还不是为了咱家的江山。皇上就别管了,管也管不住,您还是在西海子静养吧,弄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崇祯和周后,已经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呆习惯了,再也不想回那恢弘的紫禁城监狱了。

在二妃搀扶下,一瘸一拐的漫步长堤:“皇后,你说,那臭小子是不是看出我装病,所以才下手这么狠的。”

周后赶紧替儿子辩解:“良药苦口。为了治好你这天下公认绝症的病,下手狠点也是应该。再说了,皇上像现在这般悠闲,只是给孩子们把关,看着孩子们成长,不好吗?”

于是,崇祯心结打开:“是啊,看着孩子们快速成长,朕心甚慰。西海子住久了,腻了,传旨,明日咱们到西山别苑去。”

由内帑资助,在原先的襄阳王在京王府的基础上,一块由监国亲书:“大明科学院”的牌匾高高挂起,从而撤销了大明的钦天监,将钦天监合并在了科学院。

科学院里,细分科目,有天文地理科,农业科,工业科,军工科,民用科。

为了培养人才,内帑投资,在科学院边上,原先在京的济南王府开设了一所学院,吕谋亲自捉笔,大手一挥提下了《大明蓝翔技校》。意犹未尽,又大笔一挥,写下了指导以后大明发展方向的“科技兴邦”,那歪歪扭扭的字。世界上,第一所科技培训学院诞生,一时间学子云集,和北京的首善书院,国子监,二贤书院,并称四大书院。

这就形成了,技校是培养科学人才的基地,国子监培养管理人才,首善书院是思想传承之所,二贤书院是文化交流的格局。

每每文人士子,怀着科技兴邦情怀的奇人异士,充满敬畏的来到蓝翔技校门前,瞻仰这科学圣地的时候,无不对那块鎏金牌匾上的大字,产生要砸了他的冲动。这手字也太丢人啦。

然而不管怎么样,这注重科学的风气一开,几乎是立竿见影。

第一个在农业上的成就,就出现了,那就是播种培土压实一体化的播种机出现了。

这个农机具一出,将原先耕作需要十个人的配合,一下子降到了只需三个人就能操作。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耕作效率,由原先一个劳力,只能最多耕作二十亩土地,变成了能耕作三十亩了。

而还有七七八八莫名其妙的大小发明,也是层出不穷。

但不管大小,只要是新鲜的,能实用的,吕谋都不吝惜奖赏,于是发明创造之风盛行。

这大大的加速了大明科技的发展。在本来已经领先世界的科技上,大明已经甩世界三条街,而且正在向第四条街狂奔。

大明崇祯二十年来临了,吕谋在这个世界的年纪周岁已经十五了。哥哥也十七。但还是差一年才真正加冠行成人礼,所以,年终朝会还是由两个孩子主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