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信王府,现在的摄政王府,在今年秋天的时候,趁着吕谋在天津不在,朱慈烺调拨了内帑资金,加以了修缮扩建。现在整个府邸气派严整。虽然依旧不奢华,但原本不大的殿堂,却刻意加大加深。足足能容纳下三四百人的席面。
对于这样的安排,吕谋算是看出来了,这是哥哥别有用心。就比如这次大会群臣宴饮。
政治人物的宴会,谈论的当然不能是风花雪月,不能谈谁爬了谁家墙头,被主人追打八条街,那不得不说的事,只有政治。
有些事,还是知会两人为好。虽然不能明说,但必要的说明还是必要的。
一番嘘寒问暖,一番礼仪客套之后,话题自然而然转到了眼前局势上了。
郑鸿奎主动询问:“摄政王,命微臣镇守长江,可有什么具体安排调度,微臣也好尊令旨执行,不要坏了国事。”
吕谋就看了眼李岩:“郑侯爷的行动纲要,还是李兵部说明吧。”这就是正事正办。
李岩站起来,端着酒杯离席,走到巨大的地图前面:“当前的形势是这样的,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两个敌人:第一个是内部的李闯在江南建立的大顺,第二个就是满清。而流寇是癣芥,满清才是我们的大敌。”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也正因为于此,这段时间,在先对付谁的观点上,朝堂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一个意见是以首辅刘宗周为首的,攘外必先安内;一个是以次辅黄道周为代表的壤内必先定外说。”
两位首辅针锋相对,可见意见争论之激烈程度,到了何种地步。
刘宗周立刻站起来打断李岩,其实是向吕谋当面阐述自己的意见:“江南,是大明的财税重地,不能继续糜烂下去,而江南百姓也不能再被流寇荼毒。摄政王既然一直爱民,当先解民之倒悬。为此,臣坚决要求摄政王先平匪乱,稳定整个大明,再全力对外。”
黄道周立刻站出来:“江南有根基在,有许多忠勇将士在,还可缓急。而建奴满清,不断壮大。一旦我们全力平匪,满清趁机再杀进来,那已经稳定了的整个北方,必然再陷战乱,我们这几年辛辛苦苦开创的局面,就将轰然崩塌。为此,臣认为我们必须首先复辽。”
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而且双方说的都在理。这事,是战守大计,还真就得由吕谋决断。监国做不了主。
因为这是酒宴,不是朝堂,所以没有什么谁先说谁后说之说。两派立刻在酒桌上就又开始争论了起来。整个饭堂转眼就要变成辩论酒会了。
吕谋敲敲桌子,大家静了下来,准备听摄政王决断。
郑鸿奎和俞敏忠一见这种状况,心中立刻对朝堂政治格局有了明悟:外界说,太上皇坐镇,稳定江山,常务皇帝主内调度朝堂,执行皇帝主外掌管一切。
看来,这大明真正的掌控执行者,就是这位执行皇帝。只有他才是真正决策人。以后,我们俩,就跟他混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