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二世不仅将普鲁士变成了一个军事强国,还从法国启蒙思想中汲取精华,改进了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
西里西亚战争结束后,在腓特烈二世的主持下,柏林科学院得以成立,而腓特烈本人也成为其名誉会员。同时,腓特烈拨出一笔皇室费用为科学奖学金,用以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更为重要的是,腓特烈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他要求所有贵族子女都必须进学校学习,而其中的男性子弟还必须进入军校并在军队服役至少5年。
腓特烈还将其父开创的义务教育制度发展完善。1763年8月,他颁布了《普鲁士普通学校规程》,规定5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普鲁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强制性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1765年,又发布了《西里西亚学校法》。在他统治时期,普鲁士兴建了数以百计的学校。 这些法令为普鲁士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及建立国家学校制度打下基础。 此外,他还还支持艺术的发展。
腓特烈二世对法律的发展贡献良多,他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1740年6月3日,刚刚即位的腓特烈二世下令给司法大臣,规定除了反对国王、叛国以及重大的谋杀事件外,普鲁士将不再有刑事被告。这也标志着排特烈二世立法和司法改革就此开始。
18世纪40年代中叶,腓特烈二世让法学家们拟定一个新的、普遍有效的立法体系,以统一普鲁士各省中不相一致的、互相矛盾的立法。冯·柯克采伊是国王立法和司法改革的主要助手和主持人。腓特烈二世在冯·柯克采伊的帮助下,确定了法庭规章制度,统一了法院组织章程与检察章程。《普鲁士国家公法》的制定无论是对普鲁士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有重要影响,尽管这一巨大的立法工作直到腓特烈二世去世后五年才得以完成,但腓特烈二世和冯·柯克采伊无疑为其制定奠定了基础。
腓特烈二世是18世纪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写有大量法文着作。他在1740年写下的《反马基雅维利》(Anti-Macchiavell)用进步的角度分析了马基雅维利的国家政治观点。腓特烈二世还经常在无忧宫中接待各式的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与腓特烈二世在波茨坦会面过。
后世拿破仑·波拿巴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出的最高的赞誉之词。
崔健主编《西方帝王简说》:即使忽略他作为政治家的作为和他对立法所做的贡献,单凭他在军事上的表现,就足以使他在历史上占一席位。在西方军事历史学家的着作中,腓特烈在历代名将中的地位,可能仅次于亚历山大、凯撒、汉尼拔、拿破仑这四大军事家。
广为流传的无忧宫磨坊主传说被视为腓特烈二世对法律的一次较量。但经证实,这个逸谈是假的,是伏尔泰为了启蒙法国人而改编的,真实的故事是该磨坊一直为皇室提供粮食,所以不可能拆。
腓特烈二世对所有艺术都感兴趣,他自己起草设计了波茨坦的无忧宫,并聘请建筑师克诺伯斯多夫兴建。他收有很多名画,吹得一口好长笛(长笛教师 Johann Joachim Quantz),还作曲。他于1747年在无忧宫与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会面。腓特烈即兴给出了一段自己的旋律,并表示希望巴赫能够将这段旋律改编为赋格曲,巴赫对于国王的音乐天才深表赞赏,但是由于改旋律不是那么简单,于是巴赫随后才将改编好的六声部赋格写完并寄给腓特烈大帝,并题名《音乐的奉献》(着名的Bwv 1079),意为奉献给自己的友人腓特烈,不过官方文件里不见腓特烈声称收到巴赫的礼物的记载。
除了母语德语,腓特烈二世还能说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他能听得明白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希腊语,还有希伯来语。他晚年的时候,还去学习了斯拉夫语、巴斯克语和中文。
腓特烈二世去世前的意愿是在无忧宫露台他的爱犬旁下葬,但他的继任,也是他的侄子却将他葬在了波茨坦格列森教堂的底下墓室里,1844年,他的棺材被移往马堡的伊莉萨白教堂。直到1852年才在路易·费迪南德的发起下被迁到霍亨索伦城堡。但直到德国统一后的1891年8月17日,这位国王才到了他想到的地方,在他生前已建好的墓穴下安身。他的话"Quand je suis là,je suis sans souci"(吾到彼处,方能无忧)。人们在英灵殿(Walhalla)为他塑半身像以作纪念。在他过身后人们树立很多纪念碑,最有名的是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腓特烈大帝骑马像。二战时塑像幸存,并在民德时期重建。
讲完了一代雄主腓特烈二世,咱们再来讲讲他老爹腓特烈·威廉一世。
腓特烈·威廉一世(1688年-1740年),1713到1740年在位,因为他长期不懈坚持亲自拿着棍棒训练士兵,所以有"士兵国王"(Soldaten K?nig)的称号。虽然他并没有大规模的夺取土地,在其治下极大地充盈了国库,缔造了当时全欧洲最强大的军队。他的父亲腓特烈一世成功地使普鲁士变为一个王国,而他本人则大大加强了这个王国的军事力量。
腓特烈·威廉一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一世与汉诺威选侯恩斯特·奥古斯特的长女索菲·夏洛特的次子。在他13岁时,他的父亲得到了国王的称号,他成为了普鲁士王储。他参加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13年2月25日,父亲腓特烈一世去世,他即位成为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刚登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4月11日普鲁士与法国签订了《乌特勒支和约》,得到了格尔登上区和法国、瑞士边境附近的纳沙泰尔、瓦伦金两个侯国。
腓特烈·威廉一世施行极端的军国主义政策。他大大加重赋税,把普鲁士军队从3.8万人增加至8.3万人(占人口的百分之四),由此普鲁士成为欧洲第三军事强国。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时,与奥地利、英国关系冷淡,只与法国结盟。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普鲁士参加了反对瑞典霸权的大北方战争,但所得甚微。只是由于彼得大帝的俄罗斯帝国打败了瑞典,腓特烈·威廉一世得到了直到奥得河河口的波美拉尼亚。腓特烈·威廉一世是一位性格严厉、穷兵黩武的战士国王,他以极其粗暴的军人作风对待臣民,把军事训练的严酷推向极至,1712年颁布了《勃兰登堡战争法》和《简明指令》,对战时军人职责进行成文化规定,设立军事法庭,创立了"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这为普鲁士日后的扩张准备了坚实的军队和经济基础。腓特烈·威廉一世时期普鲁士军纪严格,校阅军队成了他最大的消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