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看完改革方案后对于刘辨心悦诚服的称赞道:

“殿下对于朝廷制度以及官吏的认知是臣望尘莫及的,殿下的改革方案非常好,按此实行官吏权责分明,杜绝推皮扯诿现象,大大提升行政效率。

司法的独立使得司法更加公正严明,增加提刑按察使和御史监郡可以制衡太守和都尉,让其无法做大,有利于朝廷统治。”

虽然自己刚刚被任命为太守,就要分割自己权利,限制自己权利,但徐庶不是目光短浅之人。

他从改革方案之中看到了这样做的好处,绝对有利于维护朝廷统治,加强皇权。

相比过去,太守的权利虽然削弱了,但太守也更加专注了,将有更多时间用在民政,对民生等进行思考布局,监督下面的官吏。

这样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百姓都是好的。

徐庶发表完意见后,张辽接着说道:“民政,军政,司法,监察相互独立,太守,郡尉,提刑按察使和御史监郡四大巨头又相互制衡。

殿下改革更是要下沉到乡镇,朝廷直接对乡镇进行管理,极大的加强了朝廷统治。”

说道这里,张辽话语顿了顿,有些迟疑道:“只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对朝廷是一个巨大负担,难以为继?”

张辽有些担忧。

在张辽看来,这次刘辨的改革,最令人震撼的是对乡镇的改革,朝廷诸多衙曹将在乡镇设立,对乡镇进行直接管理。

纵观九州诸国,朝廷统治基本止于县,对乡镇的统治依赖于地方乡绅。

而依赖地方乡绅的原因,一个是地方乡镇宗族势力庞大,第二个就是朝廷统治成本的考量。

朝廷如果要对乡镇加强统治,那么必然要如郡县一样设立诸衙,那样统治成本太高了,天下何其广袤,乡镇太多,一旦实施那增加的官吏太多了,甚至比郡县两级还要庞大,对朝廷财政是一个极大负担,难以为继。

因为对乡镇直接管理的统治成本太高,所以朝廷就得依赖地方的宗族势力,从而维护对乡镇的稳定。

县衙有时候面对乡镇问题不得不进行妥协,换取地方宗族的支持,又促使地方宗族势力壮大。

张辽提出的问题,徐庶自然也想到了,他接下来作为素光郡太守,如果能够加强对乡镇管理他自然是愿意的,但又怕财政无法负担,最后半途而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