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绪伦和村民们下山之后,寨子里又陷入了沉寂。

担心赵德柱继续溜达到安置伤员的棚子,李丰年直接抱着赵德柱,然后叫上李家的各位头领往聚义堂走去。

待李家人都落座之后,李丰年一只手敲击着椅子的扶手,一边朝着四周坐着的头领们说道。

“都议一议吧,日本人留给我们的时间肯定不多了。”

“都说说怎么办?”

李丰年手上的敲击声,打在每个人的心头。

虽然之前在小广场上说的很好,可所有人都知道,日伪军不是那么好打的。

就算能打败,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支援过来。

日伪军不可能放过这样一个打击抗日势力的机会的。

只要没有消灭,那后面可谓是源源不断的攻击。

除非是有稳定的根据地,有战略空间迂回。

虽然在座的人嘴上不说,可也清楚在京津冀地区,日伪势力多么庞大。

看着死气沉沉的,气氛压抑的聚义堂,李丰年瞪大眼睛,眉毛抖动,胡子微翘,一拍椅子扶手,大声吼道。

“都说话啊!”

赵德柱在一旁看着也有点不明所以。

上午不是说好了的么?

招兵买马,训练战士,建设防线,这就能阻挡鬼子啊?

怎么一个个的这么严肃?

虽然上辈子通过看过的一些资料,可以了解到,河北地区抗日过程很艰难。

可红党势力还是存在的啊?

其实他上辈子是个鄂西山区的孩子,哪里知道河北地区红党的艰难?

要知道虽然前期日伪军因为前线大兵团作战,后方稍微空虚,才有了冀东大起义,可后来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最后几万人的队伍,只能缩减到一两千人,然后靠着山区打游击。

靠近平原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游击队,以及在城市收集情报的地下工作者活跃。

至于靠近京城的抗日势力,那是几乎没有。

于是赵德柱出言打破了沉默。

“太姥爷,大舅爷,我们可以招人训练啊。”

“反正我师傅他们红党在山上留的有人。”

李家人没有直接回答赵德柱的问题,李丰年只是在赵德柱的头顶上摸了摸。

赵耀亭直接大声朝赵德柱呵斥道。

“你懂什么?短时间内,一个合格的战士能训练好?”

“这是打仗,不是让人送命。”

赵德柱听着自家爷爷的训斥有些难过。

这老爷子在山下的时候,那对自己是百般疼爱,恨不得宠上天。

可上山之后就对自个儿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其实赵德柱并不知道,这是赵耀亭故意的。

一个天才的小孩子,来到山上,李家的人各种疼爱宠溺。

这要是再不严厉一点儿,说不定孩子就飘了。

总要有人承担严父的角色吧?

可赵清成辈分儿在寨子里可谓是最低的,只要教育孩子,李家人都会护着。

只有作为李家女婿,作为赵德柱的爷爷,亲自上阵了。

这是一个正常教育孩子的流程,有人宠溺就必须有人严厉,不然肯定会惯坏。

可赵德柱不一样,上辈子已经是成年人了。

对于对孩子严厉这个做法是不认可的。

所以回头气鼓鼓的瞪着赵耀亭。

李丰年笑呵呵的朝赵德柱解释。

“柱子,你爷爷说的没差。”

“短则七天,长则半个月,日伪军肯定会卷土重来。”

“这么短的时间,不说所有受伤的兄弟们能不能康复,就算招人训练,也练不出来个所以然呐。”

接着李丰年又抬头看向坐着的其他各位头领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