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堂屋里吃过早饭,银杏在抹桌面,姚二娘走进来对她说:“银杏,今天赶初八场,入腊月了,去场上买些过年用的香料。”银杏应着,姚二娘正说着桂皮、茴香、八角、花椒的斤两时,湘蓉进了堂屋道:

“娘,今天是腊月初八场,我去买,在学校跟同学们说起各自的家乡,对常古城我还说不上来呢,我知道常古城有三八场,可我没赶过一回,让我去赶。”

姚二娘用诧异的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大女儿,一下子严肃起来,湘蓉笑道:“在长沙,让我想起赶场这天是娘最忙的日子,而我们却没有一点事做。”

杨湘蓉见母亲坐在了桌边,侧对着她,为了排除母亲的担忧,她解释道:“在长沙我们学生也有上街的时候。”

“不准去!你爹会埋怨我没有管好你们。”

银杏走出,端来了茶杯,递给了杨太太。这时,湘琴扶祖母进了堂屋,姚二娘把湘蓉要去赶场的事,对婆婆说了一遍,湘琴高兴起来,马上说:

“我也去,我也想去赶场,好几回我都想去赶一回场。”对站在母亲身边的姐姐道:

“姐,我去唤雪春,我们一起去。”

“成什么体统?”祖母开腔了,她说:“有银杏去,要你们操那些心?不许去!”

祖母在餐桌边靠门这头坐下,湘琴从母亲这边,走到祖母身边央求道:

“婆婆让我去吧,住在家里太闷了,平时大门都不让我出。”

“你们是大家闺秀,怎么能随随便便到处乱跑”,祖母说完,转对媳妇道:“二娘别让她俩去,姑娘家出什么风头?”祖母还是在说制止她们的话。

湘蓉见到祖母面颊突出的地方,和嘴角边鼓出的脸肉,在祖母说话间,都活动地很诙谐,这在湘蓉的记忆里,留有很深的印象,看的湘蓉笑眯眯的。这时,湘琴说:

“婆婆,姐是出过门的,有事情她知道怎样去应对,你要相信我姐姐。”湘蓉不等母亲放口,牵起湘琴走出堂屋说:

“娘我会注意安全的。”祖母马上接上话道:

“湘蓉,这里是湘西,不是省城长沙。”

“婆婆,我们买得东西马上回来,不会有事的。”

刚好,李雪春从灶房走出,湘琴唤起她,说去赶场。雪春愣了一下,马上应着,转身去灶房取了个篮子。姚二娘见说服不了两个女儿,唤银杏一同随湘蓉去赶场。

杨湘蓉在去赶场的路上,告诉她们道:“离开家,才知道心里有对亲人的牵挂;离开常古城,才知道生养自己的地方,是最亲近自己的一方乐土。我在长沙太想这里了。”

在湘琴和湘蓉说着外面世界的时候,在这时,湘蓉的话把李雪春的

心里敲了一下,只差说出离开家的人都是这样的。到腊月了,三婶、徳虎哥他们也会来赶场吗?场上会遇见他们吗?要是来常古城了,他们一定会来杨家看我的。今天,他们能来吗?

走在后街,雪春还在想着心事。旁边的湘琴将她碰了一下,她们见到,街上几个小少爷等不起新年的到来,在门前放响了零星的炮竹。旁边柜台前买东西的人,对那里看去。从一条巷子的出口,走来了赶场的人;有挑箩筐,有背背篓的。后街里,走着的人中,有的头上包着厚厚的苗帕;和戴着土家头帕的。陆续有走去场上的人穿街而过。几个穿衣着破旧的小女孩,从她们后面走来,边走边吟道:“二十四泡黄豆,二十五打豆腐……”。

李雪春回头对她们看去;看着她们,如见到了自己的童年,于是,对她们笑去。走近她们时,几个小女孩“哗”地一下跑上前去,一双双黑亮的眼睛再回头朝她们看来,其中一个指着湘琴说:“她好乖,嘿嘿。”接着,一阵嘻嘻哈哈地蹦跳着远去。湘琴朝她们挥着手,然后“唉”地一声道:

“我怎么没有她们那样自由,小时候也是如此。”

“你们是小姐呀。”雪春说。

“湘琴,我们家也算自由了”,湘蓉瞧着了妹妹脸上有些不高兴。

这时,响起了唢呐声,那些孩童在喊:“张二家娶媳妇了,快去看。”

在他们面前的巷子里,跑出一群孩童,说话的小孩,挥起他裹在棉袄里的小手,他们从赶场人身边跑过,花轿穿过街,在花轿周围没一件嫁礼,湘蓉叹息一声,挽住了雪春,她像有了一层心思的走在那里。然后看着雪春说:

“雪春,想去见你姐姐吗?”

这时,湘琴也对雪春看去,雪春不做声地点了点头。

在张家门前,雪春犹豫地往张家院内望着,张宏源站在楼梯前看到了她们,朝她们招呼着走了出来。与湘蓉寒暄了几句,李碧春下了楼,走来门外,湘蓉对碧春说;

“你可是金枝玉叶般的人儿,在张少爷身边,你越长越迷人了。”

“大小姐,你这头短发,在常古城是独一无二的。你这脸蛋露到众人面前,不怕别人把你抢了去?”

“大小姐从长沙回来的,见过世面,是听到过枪炮声的人,她有胆。”

杨湘蓉说着谦虚的话,她知道张宏源常到外地做生意,知道外面的风风雨雨,对他说:“张少爷,你四季不离中山装,你才是常古城不衰的时尚,我也是从张少爷你这里有了见识。”

湘琴见他俩说的起劲,打断道:

“你们这些幸运儿,是在取笑我是个没出门的村姑,是吗?”张宏源说:

“二小姐,你在常古城也是一位不凡的人物,你们杨家在常古城人的眼里都是榜样的门庭。”湘蓉说:

“今天我们去赶场,会不会把常古城的人吓一跳?”张宏源嘿嘿地笑了起来,转而流露出赞赏的神情,要请她们进院内。碧春插话道:“赶场我也去。”张宏源对湘蓉她们看去说:

“我俩加入你们赶场队伍欢迎吗?”

于是,大家一同从南门口绕去场上。

他们走进场上;已见沿街建有的瓦房木屋,所有的店铺都在忙着做生意。走不远,木屋的对面是大田会所,城里有盛大节日活动,会在大田这里举行,会所的两旁都是做生意的门面。木屋外是一片河滩,靠南门口这头,卖鸡鸭畜类;靠北门口那头,卖肉类的。常古城周围村寨的人,外地的商客,都往来于场上。常古城在三八场这天,最为热闹。李雪春走在赶场人中,希望能见到丫窝山寨的人。雪春见到赶场的人都背一个背篓,也有男的肩上杠着扁担,一头挂着买的东西或布袋;有的挑着箩筐,来来回回的人,手里背上没有空着的。

张宏源走在前头,进了一家店内。“雪春,”杨湘琴见雪春落在了后面,唤了她一声,走进了店。

这是一家缝纫店:店铺里一男子拿着软尺,在给人量尺寸。宏源唤道:“彭亮,”他应着,一边对他们近店报以一笑。很快,他铺开布料,用画粉在布料上划出了线条,动作快又利索。张宏源说:

“裁缝,”这时,他停住了手里的活,伸直腰对他们笑来。宏源说“喊你彭亮,你不介意吧?”彭亮说:

“张少爷,你说什么?那个王少爷,也是这么叫我姓名的。有啥关系?一样大年纪的人,我还喜欢你们叫我名字。”

店内,张宏源说:“是的,我们一般大,又是一城人,叫姓名,有朋友味些。”彭亮说:

“这还用说吗?我一个孤儿,你和王少爷两个看得起我,是我的荣幸,很高兴的。有什么事,招呼一声,随喊随到。”

“那还用说。”张宏源说后,与他告辞。

在他们说话时,湘琴没有见到雪春,怕她走丢似的,朝门外唤一声:“雪春,”她走出,见雪春还在后头,雪春见了她,点着头,湘琴再进店。

雪春走到店外,往里瞧去,见店内人多,她没有进店。雪春见缝纫店这里是赶场人来往的主要路口,人像流水一样往这里经过。

彭亮望着他们出店,听见湘琴在店外,再唤道:“雪春,”外面有个女孩在应着,他好奇地走到店门口,挨店门站着,朝他们那里看去。

他们出店,见雪春已在前头,转头朝他们应着,她见到了店内裁缝师傅,朝他们这里瞧来。雪春瞧见他的一瞬间,同时湘琴也见到了他瞧来的目光。他;留着三七分头,长相俊秀,瘦高,高鼻梁,一对厚硕的嘴唇,特别吸引人。穿件深蓝便服,腰间围一件围裙。朝他们这里看了一眼,跟着回了店内。

走近雪春,张宏源说:“彭裁缝,他手艺精湛,我在他缝纫店,肯遇到他说的王少爷。告诉你们,我一家衣服多是他缝制的。你们看,我这中山装,做的合身不合身?”她们笑着默许了他的话。湘琴说;

“我娘也喜欢他缝制衣服。我娘说,他缝纫店一年四季忙不过来。”李碧春插话道:

“彭裁缝,请他做旗袍的人也很多;那些太太们都说喜欢他做的旗袍。在常古城是出了名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