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方在京中经过一段时日的静养,伤势一天天的有所好转。
而此时,清廷与英法之间的和谈,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谈判的地址,在顺天府的武清县城外,但进程却似乎不太顺畅。
奕?等人倒是挺听陈济方的话,除了此前已订立的条款外,对英法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一律据理力争,坚不让步。
他们多少还是觉得有商团做后盾,有些有恃无恐的感觉。更是不愿在谈判中退让,以给朝中政敌留下攻讦的口实。不过如此生硬的做法,也使谈判渐渐陷入了僵局。
和局不定,且拖得越久,就越容易生出战事。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因此很多人也都逐渐的着急了起来。
身在热河行宫的咸丰皇帝,就是着急者中的一员。这和谈不成,洋夷就不会退兵,京畿就总是不得太平。这位日渐沉迷于安逸的皇帝,却总是不能如愿的过上安稳日子,自然有些焦虑。
可尽管他心里着急,却难以明示。毕竟奕?那边,已然授予了全权。更何况人家,都是在为大清争取权益,再行干涉,着实难以启齿。所以皇帝只能默默的企盼着,能早日结束这场煎熬。
其实英法方面也是着急的。他们早就不想耗下去了,都希望早点收场。只是在军事上受阻于八里桥之后,在谈判中若再不能有所斩获,实在是颜面扫地,难以向国内交代。
时间一久,陈济方也越来越对局面感到担忧了。他总觉得,再这样下去,为了施压,或给谈增加筹码,洋人搞不好就会有新的动作。
因此,他不断的派人向商团军营传信,要他们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这样一来,京城的陈宅与商团各驻地之间,原本就已常设的信使,往来便更加频繁了。
该来的总会来的,事情的发展再一次为“墨菲定律”做了注脚。当然此时的人们,还并不知道这条近九十年以后才被提出的法则。
这一日,陈济方收到了大哥发来的急信。英法联军终于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行动,并且重新发动了攻势。
这一次,联军并未按照此前的路线,沿着运河向京城东路进攻。而是从顺天府东安县向北进犯。在廊坊击溃清军守军后,便转向西北方向,大有直插京师南路的趋势。
联军选择这个路线,或许是因为商团的主力一直驻在通州至河西务一线。为求迅速取得战果,他们采用了新的攻略方向。不过这一点却被陈济方预判到了,他已估计联军很可能不会墨守旧途。
联军的目的是为了向清廷施加压力,给谈判增加筹码,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取得一场大胜,或者能尽快的近逼京城。
这前者因商团始终保持着戒备,联军自己的信心也不很足。而清军主力都已退散到京城侧后,难以捕捉。因此选择后者便成为了必然。采取一条更容易达成这个目标的线路,也是情理之中。
对此,陈济方早已传令商团,做好运动作战的准备。要随时可以向周边地区进行机动,阻截联军,并在与其相遇时进行野战。
在得到讯息后,他便传令给就近的商团第五团,快速转移拦截联军。并调动其余各支队伍,或作接应,或填补缺口,或待机而动。
就这样,在九月初五日的午后,北进的联军先头部队,与商团第五团主力,在礼贤庄附近遭遇了。
双方的队伍,各约两千余人,实力可算相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