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要试射洲际导弹的消息传出去没多久,五角大楼里就炸开了锅。

因为地点居然是距离官岛不远的二百海里处。

"这是一次赤裸裸的挑衅!"麦克将军愤怒地拍案而起,"兔子这是存心要跟我们过不去!"

他气得脸色铁青,两眼喷火,恨不得立马派出航母编队,直捣黄龙。

"就是!导弹都飞到官岛了,这还了得?"参谋沙利文一脸震惊,"再这样下去,信不信他们哪天直接打过来?"

一群将领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人人义愤填膺,跃跃欲试

他们可是堂堂的世界霸主,哪里受过这等挑衅?

一个小小的东方国家,也敢这般在他们眼皮底下撒野,简直岂有此理!

必须得好好教训这帮兔崽子,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正当鹰酱气急败坏之际,电话铃却突然响了

"喂,哪位?"麦克没好气地接起

"这里是种花外交部 "对面传来一个不紧不慢的声音,透着几分傲气。

麦克登时火冒三丈,还没等对方说完,就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导弹都打到太平洋了,这是明摆着的挑衅!"

"呵,将军息怒 "兔子的声音依旧从容不迫,"这次试射,我们可是,特意挑的无人海域,连个渔船都没有,怎么就挑衅了?"

"再说,那可是公海,又不是你们家后院 难不成,大海也姓"鹰"?"

这话说得麦克哑口无言,一时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可转念一想,海域归海域,可你小子一个洲际导弹飞那么远,不还是冲着我来的吗?

于是,他恨恨地磨了磨牙,语气也缓和了几分:

"话虽如此,可贵国这般举动,难免会让我们产生"别有用心"的联想,希望你们以后克制些,不要再挑战我们的底线!"

"明白了,我们下次试射,提前跟你们打个招呼。"兔子笑了笑,依然不卑不亢

"还有,海域虽是公共的,但和平可不是, 不管是谁,都不能肆意妄为,危害他国安全 。"

这话着实讥讽,麦克闻言勃然大怒,正要发作,电话却"嘟"的一声挂断了

"我 @#¥%!"

麦克气得七窍生烟,重重地摔了电话:"好个兔子,翅膀果然硬了!迟早要你好看!"

参谋们也是义愤填膺,恨不得立马冲上战场,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打得满地找牙。

可理智告诉他们,硬碰硬没什么好处,人家好歹也是拥核国家,一旦开战,谁也讨不了好。

更何况,以兔子的尿性,现在回击,无异于正中下怀。

得想个法子,把这口气出出来!

麦克灵机一动,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有了!"他一拍桌子,环视众人,神秘兮兮地说:

"既然咱们动不了他,不如布个局,让他自己撞枪口上!"

"啊?怎么个布局法?"参谋们纷纷凑了过来,洗耳恭听

只见麦克冷笑一声,压低嗓音,慢条斯理地说:

"很简单 咱们就在兔子试射的海域,大张旗鼓地部署反导系统!"

"如果导弹被咱们拦截,兔子颜面尽失,还能跟谁抖威风?"

"就算拦不下来,咱们也可以以试验新武器为名,把真实意图掩盖过去 "

"同时,通过这次部署,咱们也能摸清自己反导系统的底细,可谓一举多得!"

此言一出,众参谋无不拍手称妙

不愧是麦克将军,鬼点子就是多!

这一招釜底抽薪,简直太高明了!

要知道,反导可是目前最尖端的军事技术,鹰酱在这方面,可谓独占鳌头。

反导,全称反弹道导弹系统,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抵御和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

它的诞生,源于冷战时期鹰熊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

当时,洲际弹道导弹作为核打击的主要手段,双方都在疯狂发展。

一旦开战,数千枚核弹头就会在半小时内落到对方国土,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这种"末日景象"的笼罩下,鹰熊都意识到,光有进攻性武器还不够,还得未雨绸缪,构建一道防御的"盾牌"。

于是,反导系统应运而生。

鹰酱在这方面起步很早。

早在 1946 年,鹰酱陆军就启动了"耐克"项目,研究用导弹拦截导弹的可能性。

1953 年,"耐克 B"型导弹试验成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导弹成功拦截来袭目标。

1956 年,鹰酱正式将反导系统列为重点项目,投入巨资研发。

1963 年,世界上第一套反导系统"耐克-宙斯"问世,部署在鹰酱北达科他州的大福克斯导弹基地。

它配备大型相控阵雷达,用以搜索和跟踪来袭导弹;同时发射核弹头,在太空引爆,借助冲击波和中子流,摧毁目标。

不过,"耐克-宙斯"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可靠性也不高 鹰酱国防部最终否决了进一步部署的计划。

1967 年,鹰酱开始研制新一代反导系统"哨兵"。

它吸取了"耐克-宙斯"的教训,采用分布式的雷达和拦截弹,小型化,机动化,可以大范围布防,保护更多目标。

1969 年,"哨兵"改名为"保护者",正式列装。

但由于《反导条约》的限制,该系统一直规模很小,部署在大福克斯导弹基地附近,只保护鹰酱的洲际导弹发射井。

尽管如此,它毕竟是鹰酱第一套真正意义上服役的反导系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进入 80 年代,鹰酱掀起了"战略防御倡议"(SDI)的高潮。

1983 年 3 月,鹰酱总统在电视讲话中,正式提出了 SDI 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它的目标,是用部署在太空轨道上的卫星,采用激光,粒子束等定向能武器,在导弹升空的助推段就将其摧毁,从而构建一个"不透水"的反导防线。

这是一个异常宏大的构想,计划投资高达 1000 亿美元以上。

然而,由于它在技术上难度极大,所需经费也远超预算,最终 SDI 计划没能完全实现 但它推动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