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时期,定州总管窦毅有个女儿叫窦小慧,生得眉清目秀,貌美如花。
她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多才。
才貌双全的她待阁闺中,王侯贵族托人前来说媒的络绎不绝。
窦小慧母亲喜中有忧。
她对窦毅说:
“咱这女儿才貌出众,这么多豪门子弟求婚,咱不能马马虎虎把她许配人家,得认认真真给她选一个好丈夫。
而且选的标准还得公平,让那些输下来的贵族子弟都输得服气。”
窦小慧听了微笑着说:
“爹娘不用担心,女儿自有办法,让那些无德无才的花花公子知难而退。”
窦小慧吩咐家中役工制作一幅画屏,立在宽阔的宅院当中。
她从书房拿来笔墨丹青,挥毫点墨着色,在画屏上画了两只栩栩如生的孔雀。
然后窦小慧告诉爹娘,可以张贴告示,声明远近少年来求婚的,可自带弓箭前来,能射中画屏孔雀眼睛者,即可协商婚许之事。
告示一出,轰动京城。这还不算,窦毅还给京城所有贵族下了请帖。
请帖上说:
“某年某月某日,我要在府上选女婿,你们如有适龄未婚青年,都可以上门参加竞选,当天我要选出我的女婿。
竞选方法是比赛射箭。要自带良弓好箭前来。”
贵族王侯的公子少年得知消息,都争相前来参加射箭比试,来的人多到踩坏门槛。
规定站立在四十步之外,一箭射中画屏中孔雀眼睛。
众家公子依次张弓射箭。有箭矢射出,连画屏都射不中。有的射中画屏,但射不中画中孔雀眼睛。一个个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时候,一位衣服华丽,英俊帅气的少年携带强弓良箭,慕名前来参加射箭求婚。
这英俊少年叫李渊,陇西成纪人氏,他就是后来的大唐开国皇帝。
少年李渊健步走来,意气风发犹如天神下凡。
他站立在三十步外射箭位置,气定神闲。
这时广阔的宅院内正清风习习,他暗暗估准了微风下,羽箭飞出三十步会有多大偏离。
然后,他信心十足,凝神屏气,不慌不忙,搭弓上箭,奋力拉满弓发出一支箭。
“嗖——”箭矢离弦飞去。
“噗!”射中了画中一只孔雀的左眼。
已经赢了,但他没有就此停下。
又拨一只箭放上弓弦,拉满弓再发一箭。
只听得“嗖——”的一声,又“噗”的一下射中了画中另一只孔雀的右眼。
围观的人惊得张口结舌,回过神来才一齐大声喝彩欢呼。
早有仆人报知窦小慧父母:有一英俊少年,两射两中,射中了画屏中孔雀眼睛。
窦小慧远远瞧见少年李渊,见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心中已是八分暗许。
窦小慧父母礼让李渊到家中正厅,分宾主坐定,问及来历身世。
李渊谈吐举止大方得体,彬彬有礼。窦小慧断定他是有德有才、文武双全的少年俊杰。
经过问询了解,窦家得知李渊不仅是唐国公李昞之子,李渊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姐姐。
李渊已继承了已故父亲李昞的封侯爵位,是唐国公。
窦小慧芳心暗许,小慧父母也满心赞成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女儿嫁与李渊。
这次比试射箭成就一段良缘佳话。
隋文帝开国皇后独孤伽罗,长得美丽端庄,博览群书,通达古今,深得文帝信赖。
她和李渊母亲独孤氏姐妹情深。李渊小时候,母亲独孤氏常带他去姨夫隋文帝杨坚家走亲戚。
杨坚见小李渊长得天庭饱满,眉目清秀,格外喜欢他。
杨坚一脸疼爱地看着小李渊,上前拉起他的小手,对李渊母亲说:
“渊儿聪慧过人,姐姐好生培养他,长大了是家国栋梁。”
李渊才七岁的时候,父亲李昞得病去世。母亲一手把他抚养成人。
李渊自幼勤奋苦学、博览群书,满腹经纶。
他年纪轻轻继承了父亲唐国公爵位。当上了谯州、陇州刺史。
隋文帝所有儿女都是他和皇后独孤伽罗所生。大儿子杨勇,二儿子杨广。
李渊十岁左右的时候,去姨夫隋文帝家玩耍多一些。
李渊喊杨勇表哥,喊杨广表弟,和他们都有些交往。
李渊觉得表哥杨勇坦率实诚,宽厚温和友善。
但是李渊觉得表弟杨广心眼多,爱撒谎,表里不一很虚伪,小小孩儿就学会了奸诈阴险那一套。
李渊看来杨广品行很差劲,骨子里瞧他很不顺眼。
有一次,李渊和杨广下象棋,杨广多次悔棋赖棋,还张口骂人。
李渊就顺手抓起一只铜算盘,口中骂声:“杨广你这个小无赖!”
用铜算盘猛得朝杨广砸去。算盘砸在杨广肩上,疼得他嗷嗷直叫唤。
下手太重伤到筋骨了,过了三个月好了,下雨阴天还隐隐作疼。
十岁左右小男孩上来脾气谁也不服气谁,小李渊想我可不管你爹是不是皇帝,反正我姨夫也不会把我咋的。
李渊最希望他大表哥杨勇以后继位当皇帝。
最不希望他瞧不起的坏胚表弟杨广能当上皇帝。可是后来的变化出人意料。
隋文帝的独孤伽罗皇后最恨男子感情不专一,要求隋文帝必须对她忠诚守一,不准许隋文帝碰触其它嫔妃。
隋文帝怕惹她生气,乖乖地服从。他一直和其它嫔妃清清白白,没有同任何嫔妃生过孩子。
独孤伽罗也要求她的儿子对他们娶过门的妻子要感情专一。她和隋文帝都崇尚衣食节俭,痛恨奢靡浪费。
太子杨勇性格率真,不会伪装。他好色而奢侈。
杨勇有好多妾妃,并且和她们生了十多个孩子。就是和正妻感情冷淡,没有一男半女。这引起母亲独孤伽罗强烈不满。
杨广知道母亲父亲喜爱什么,讨厌什么。他假装对正妻萧妃感情专一,衣食俭朴。故意穿着有补丁的衣服去见父母。又在南征灭陈中战功卓着,赢得了父母的喜爱和信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