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法则,是一切事物的内在规律。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其内在的规律,就可以运用这种规律。

“意”的运用并不限制于某种工具,用之于刀,就是刀意,用之于枪,就是枪意,用之于拳,就是拳意了。

“意”的参悟非常困难,因为它与意境的掌握有直接关系,而参悟意境需要极高的悟性。

很多元力师和念力师身体天赋很好,修炼元力和念力晋级很快,但由于悟性不高,对意境的参悟始终不快,往往级别到了很高的层次,意境的层次却较低。

这样的元力师和念力师战力也往往比同阶掌握了较高意境的元力师和念力师低。

盘踞在村正一雄伤口处的拳意名叫弱水玄意和须弥玄意,是江远流修炼《大智慧经》参悟的两种“意”。

《大智慧经》开篇两句话就是“智者水也,包容万物;慧者山也,刚大巍然。”这里的水是指弱水,山是指须弥山。

《山海经》说:“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弱水的特性就是万物入水即沉,也就是能包容万物。

包容,从另一个层面讲,也能吞噬同化。

就如同古中华文化,包容性极强,无论何种文化,一旦渗入到古中华文化中,时间长了,就会被吸收同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再也没有自己的特色。

所以江远流的弱水拳意才能吞噬村正一雄的元力。

佛经云:“须弥山有八山八海绕其四周,入水八万由旬,出于水上高八万由旬,纵广之量亦同。”

由旬是上古传说的距离单位,上古神牛奔跑一日的距离为一由旬,换算成现在的长度单位,就是十万八千里,五万四千公里。

须弥山处于水上高八万由旬,纵广之量亦同,可见其高大,这虽然是传说,但《大智慧经》用须弥山来形容“意”,说明这“意”也是绝顶强大,村正一雄一时间也奈何不了它。

伤口一时不能恢复,战甲又被江远流一拳击毁,村正一雄一身战力顿时去了一半还多。

不过他并没有放过江远流的意思,对方的伤势想必也不轻,自己拼力反击的一掌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起码一百万公斤的掌力,还有其中携带的一丝毁灭掌意,对手不死也要脱层皮!

从胸口取出一条白色布带缠在小腹上,又运转元力将伤口附近的经脉隔绝,村正一雄向江远流逃走的方向追去。

他的神念感知中,江远流并未逃出多远,神念覆盖的附近十公里范围内也没有其他的敌人,他有把握追上并击杀这个让他背负耻辱之名的敌人。

三公里之外的树林中,江远流背靠在一棵大树上,满头大汗,脸色也很不好。

正如村正一雄预料的那样,对方拼力反击的一掌也让他身负重伤,整个左肩塌陷变形,还有一股特殊的力量在肩部盘旋,毁灭着血肉骨骼的生机,也阻止着伤势的恢复,让他的左手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