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

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有了老婆张文君变卖嫁妆的30两银子,加上自己在BJ挣来的辛苦钱等,李惟庆心里总算有底了。

钱足了,人齐了,李惟庆可以放开手脚干了。

从哪里下手?

目前最需要一本畅销书来扭亏为盈。

“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还是到过杭市这样的大城市,现在看书的人多,既有读书人喜欢科举考试的书,也有普通老百姓,喜欢看通俗小说与医书、堪舆、书法等书籍,那么,我们就要认真分析一下目前的读者群体。”张文君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见过世面,谈吐不凡。

李惟庆听到老婆这样一说,心里很是惊喜,心想:这不是上天给我派来的贤内助吗?

李惟庆想了一下,说:“你说得没错,我在BJ销售书籍,也注意观察读书的群体,你刚才这样一说,我就在想,什么书是现在大多数普通读者喜欢看的书籍。”

“当然是通俗小说,不仅老百姓喜欢阅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也不鞥一天二十四小时就看那些孔孟之道的书籍,他们也是人,也需要看一些通俗小说放松心情。”张文君一番话,再次让李惟庆刮目相看。

“可是,现在我们许镇这里的书坊基本上都是刻印科举的书籍,还有日常生活有关的书籍,通俗小说还真的没有,这是一个市场空白,如果能够刻印,一定会挣到很多钱。”李惟庆对张文君说道。

还有一点,李惟庆很明白,刻印通俗小说,有一定的政治风险,毕竟这些小说,都是描写男女什么的俗世生活,很容易出现低级趣味的片段。

在一个封建思想极其主流的地方,通俗小说的出现,无疑会对当地人产生很大影响。

但是,富贵险中求,既然通俗小说挣钱,那就要试一试。

当然,李惟庆心里有底线,就是不能出现那些低俗的文字。

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一部畅销通俗小说的优质书稿。

书坊的编辑戴文提供了一条线索,他有一个朋友叫刘文映,手头有一部好书稿,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书坊出版。

刘文映曾经是一个秀才,屡试不中,于是,靠文字为生。

刘文映当过私塾先生,靠微薄薪水养家糊口。

教书的闲暇时间,刘文映喜欢写通俗小说,因为他对那些四书五经厌烦了,认为那些著作束缚了人的思想。

刘文映喜欢游山玩水,喜欢交朋结友,更喜欢到农村各地倾听民间故事。

由于文笔好,刘文映每次都会把自己听到的故事记日记,后来,他干脆把这些故事当成创作素材,写成了通俗小说。

由于这些通俗小说,在那个科举时代,是不入流的,很难得到认同。

众多书坊对他的通俗小说,不敢刻印,怕但风险,也担心没有什么经济效益。

刘文映写了十多部通俗小说,没有卖出一本版权,生活依然过得窘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