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寒假,林少平蹬车十几公里从县中赶回白门楼的林家院。临近正午,远远的,却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蹲在街头垃圾堆旁捡拾破烂儿,她身旁放有副挑筐据说很小的时候,大脚婆娘便一天到晚领了5岁的孩子出村四处捡拾破烂儿,以补贴家用。多年以后,那孩子准会想起在某一个遥远的大雪纷飞冬天的黄昏,大脚婆娘花白的鬃发上落满雪花肩挑破烂筐儿蹒跚着走往回家的路上然而,少平二哥和邻院内的黄毛丫头晓月、燕子等小伙伴却是那么的富有情趣和浪漫过家家、垒泥房是儿时候众伙伴常玩的游戏。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田家畈村是散居漓江畔七孔桥上游10公里处涧溪水坡两岸二、三十户大姓人家的自然村。而盲眼叔是三年困难时期迁至白门楼的流浪户主。丑丫与其兄杨帆有着相似的遭遇也是弃儿。

大脚婆娘原家住八百里洞庭湖畔君山脚下,正当青春年少时,她是一位丰腴、漂亮的渔家姑娘。邻院住着一个壮实小伙子。两人青梅竹马,俩小无猜他们放牛结伴行,打鱼同撑一条船。光阴荏苒,长大了他们就结成了连理。新婚不久的丈夫却在一次下湖不幸被血吸虫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大脚婆娘哭得泪人似的。村里疫病流行,十室九空大脚婆娘牵着邻村另一个幸存的5岁孩童三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北洞庭老家,泪水洒落南下逃荒的路上。时值六十年代初饥馑岁月,四月青黄不接沿途湘南、桂北山区却也连续数月未下一指雨水,土地龟裂,河床干涸一天清晨,娘儿俩早起乞食走过一村桥头时,忽听附近草窠里却传来了一声婴孩的啼哭大脚婆娘闻讯循声一看,只见眼前草窠青布小包裹倒躺一个未满周岁的黄毛丫头正饥渴难忍哇哇嚎哭,大脚婆娘菩萨心肠,便从怀兜里掏摸出半个黑面馍喂养那小丫头。唉!眼下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呀于是娘儿仨在日落时分一步一挨来到村西一茅舍前。大脚婆娘便怯生生地探身敲门道:“有人吗?”

“谁?”小柴门半条缝隙里探出一个约摸三十五六岁、双目失明的中年汉子,接着他略带警惕而诧异地循声问道。

“俺们是逃荒客”大脚婆娘红着脸显得很不好意思。盲汉把母子仨领进小柴门,道:“你们从哪里来?”

大脚婆娘低着头一手抱着丑丫,另一手牵着小男孩答道:“洞庭湖烂泥滩,俺村发生了瘟病”

“哦,听口气你一个妇道人家还带着俩个孩子出门,你的男人放心么?”

大脚婆娘眼圈发红泪水“唰唰”地又落下来了:“他,他死了!俩孩子是我在逃荒途中捡的,一个是邻村杨家孩子叫帆儿,另一个叫丑丫。”

“娘,饿”小杨帆使劲地摇晃着她的手说。于是大脚婆娘带着乞求的目光向盲汉道:“这位大哥,多做一点好事,给咱孩子一碗饭吃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